德國BMS的美術教育
在柏林期間,受邀參加小兒在 Berlin Metropolition School 的美術專題發表,看到和台灣很不同的美術教育方式。
What is art?
這是他們專題開始前,老師和學生討論的主題。
藝術創作一定是繪畫、雕塑嗎? 學生們把各種藝術的「概念」,在海報上寫下或畫出來,產生了模型、雕塑、舞蹈、牆壁塗鴉、廢棄物組合...等等數十種我從來沒想過的藝術表現方式。
Choose Subject
接下來,老師和同學討論每組同學想要表現的主題,產生出環境保護、平等、自然生態..等大主題,並分出性別平台,經濟平等,種族平等,海洋環境,生態保護...等次主題,由各組同學選擇自己的藝術表達方式,呈現想要傳達的主題概念。
Do Project
在一週的時間,小兒在學校和同學規劃、討論,並去購買材料,實做出他們的作品,期間不准在家裡做,是為了避免家長插手。
Exibition
發表日,所有的家長都來了,每一組除了要和參觀者說明作品要傳達的概念,並且要寫下關於這個作品的一些問題,例如,我為何要把房子切割成兩種顏色? 並提供問題回應單,讓其他組同學回答,獲得作品的回饋。
展覽中,藝術呈現的方式真的是包羅萬象,有學生用iPad製作影片,並提供互動式問題回應軟體,也有播放音樂,配合舞蹈呈現地球遭受污染而逐漸死亡的過程,傳統靜態的繪圖、雕塑、模型當然也都少不了。但..,都沒有像台灣美術課,大家打開水彩,在圖畫紙上,按照老師教授的技巧作畫。
![]() |
解說作品/回饋同學意見 |
![]() |
描述生存條件的不平等,敘利亞難民流亡到歐洲的過程 |
![]() |
用電腦製作照片拼貼,以及雕塑描述性別的不平等 |
![]() |
小兒的作品, Team Member及他的好友 |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