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erlin Metropolitan School 如何教市場經濟學

小兒目前小學三年級,學校花了三週教市場經濟學,和台灣用教科書的教法完全不同。

第一階段

 首先從以物易物的遊戲教起,讓所有小朋友自己評估財貨價值,並且計算出等值交換的數量。過了一段時間之後,小朋友自然會發現,物品的不可分割性,以及點對點的交易會造成財貨流通困難,而開始訂定更基本交換工具,於是貨幣就出現了。

有了貨幣,所有的小朋友就可以為財貨定價,藉由討價還價以及對該財貨的需求強度,讓小朋友學習價格的產生機制。

之後採用線上類似股票的交易遊戲,讓小朋友在線上進行買低賣高的操作,也學習到每個股票價格變動與需求的關係,一周後結算所有人的獲利,每個人分享交易心得。

第二階段

以上教學都完成後,老師就要所有小朋友,每個人都要寫一份生產計畫,準備一個必須是自己做的財貨拿到學校交易,財貨不可以買現成的,

小兒的生產計劃就是水果杯(Fruit Cup),加工各種水果製造出很多水果杯,製造過程中,我本來要幫他增加巧克力最為點綴,他說學校規定生產計劃交出去後就不能修改,這樣會影響成本計算。

因此我們計算所有買水果及材料的成本,做出7個水果杯,帶到學校進行交易。

交易第一天,老師發給每個人等值初始代幣,讓每個小朋友買別人做的東西。擺放自己產品的攤位,必須向老師租,不同的攤位價格不同,如有競爭可以出較高的價格承租。

Sean的水果杯初始定價1 Euro,很受歡迎,之後提升到2 Euro,就沒人要買了。

Sean因此趕緊加上橘子點綴,再降到1.5Euro,在規定的一小時內,成功順利售盡,賺到了10Euro,也學習到價格的產生,和成本無關,只和市場需求有關,並且可以隨市場需求的預測進行調整。

這個活動需維持三天,第二天、第三天可以調整生產和銷售策略,由於第一天Sean的水果杯很受歡迎,且其他類似的水果杯都不及小兒製作的水果漂亮,我們商討其他類似競爭水果杯優缺點,以及同學對第一天水果杯的反映後,我們將數量調整為10個,水果種類也稍作調整。

活動全部結束後,扣除承租攤位成本、產品製作成本,老師會請所有小朋友結算所賺到的錢,並且分享交易中所學到的心得。

雖然只有短短三周時間,但是市場經濟概念,就已經清楚且完整地傳達了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英國置產

使用免費工具將 Windows 作業系統實體虛擬化(P2V)